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想可堪大用、成为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能靠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要以育苗护苗思维教育管理年轻干部,引导其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求本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要育好年轻干部这颗苗,必须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干部精神空虚、意志消沉,信奉金钱至上、名利之上、享乐至上,最终堕入腐败深渊。在大型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五集中,张雨杰正是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下,抵挡不住诱惑,最终引发违纪违法行为,葬送大好前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时时注意“浇水施肥”,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把集中性学习和经常性学习结合起来,确保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通过红色教育、廉政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在奋进新征程的路上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为政之道,廉洁为本。要护好年轻干部这棵苗,必须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现实生活中,年轻干部的贪污腐败往往是从小事小节上开始的,思想麻痹,放松警惕,在面对钱与权的诱惑时无法自持导致“前脚刚踏入仕途,后脚就走入歧途”的悲剧,令人痛心。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就是要定期“防虫祛病”,以家访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巡察审计制度等为抓手,多方了解其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等,对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呈现出的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促其警醒,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此外积极发挥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畅通群众监督平台和渠道,多渠道开展对年轻干部从政用权行为监督,确保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无其所欲而及于祸。要想育好护好年轻干部这棵苗,必须善用警示教育。习近平强调:年轻干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干部正是由于不知敬畏,逐渐在“交杯换盏”“围猎”腐蚀中迷失方向,从而走上违纪违法的歧路。警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起到震慑、警醒、启示、教化等作用。善用警示教育,就是要及时对症下药,既“治已病”也“治未病”。要积极利用身边人身边事分类施教,进一步强化年轻干部规矩意识,提高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同时,构建年轻干部常态化警示教育长效机制,提高震慑度,时刻提醒年轻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以育苗护苗思维把严管厚爱贯穿于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各方面,既是对年轻干部成长和前途负责,更是对国家未来事业发展负责。年轻干部要始终把理想信念铭刻在心,把功夫本事内化于心,把规矩底线牢记在心,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系灌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