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完成秋冬种工作以来,灌阳县西山瑶族乡抢抓农时,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春耕备耕工作中来,通过党建引领,纪委监督落实,以“三个三”为抓手,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在春耕备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2023年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做到“三个到位”,下好春耕生产“先手棋”。一是先期谋划到位。按照道理药材产业集群发展思路,明确种植类别是抓好产业发展的先导,今年以来,西山瑶族乡各村党支部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通过到示范点、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召开村民会议广纳民意等方式明确各村春耕种植种类和模式,为落实好各村种植种类真正实现种植利益最大化。乡纪委通过开展靠前监督,把管思想和管行为统一贯通起来,主动监督落实,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摸底调查到位。开展“大排查、大清理”活动,全面排查耕地和劳动力情况,分村屯、分类别建立台账,对发现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做到早教育、早纠正、早处置。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召开全乡春耕生产动员会,根据各村实际分解下达生产目标,重点落实整乡推进思路和撂荒地治理任务。组织村干部分屯召开农户座谈会,讲清粮食供需形势、财政惠农政策、本村播种任务,引导农户广播广种、应种尽种。
创新“三种模式”,跑出粮食种植“加速度”。一是集体托管。乡纪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对社会大众的关切点、需求面深入了解、及时解决。以村监督委员会为小组,组建了一支以党员干部为首、党员种植户、种植技术员为成员的工作队,专门解决在春耕备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为春耕备耕持续推进提供源动力,立春以来,各村组建的春耕备耕工作队入户开展政策宣传240余次、召开群众会16场次,利用自家农具农机,治理撂荒地,针对无劳动能力、无意愿种粮、无在家人口等农户,开展代耕代种服务5次,同种植大户、公司开展洽谈7次,全乡由村集体托管土地981亩,预计可带动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二是企业流转。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流转881亩土地规模发展春耕生产,带动132余名农户就近务工。三是农户自种。鼓励在家农户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推广“稻+鱼”、带状复合种植等新型技术,推动农户自耕自种粮食2800余亩。
强化“三项保障”,筑牢稳产增收“护城河”。一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化执纪问责,建立主要领导包干、班子成员联村、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把春耕生产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名干部,凝聚全乡上下协同推动合力,成立春耕生产督导队,看现场、督进度,确保种干种尽。二是强化技术保障。召开春耕生产技术培训现场会,印发技术资料1700余份,推广优良水稻品种。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现场指导,组织农业服务中心业务骨干巡回指导。三是强化物资保障。提前储备水稻、玉米、大豆等种子约2万公斤,肥料、农膜等约7000吨用于春耕生产,根据相关奖补规定,大力宣传主导产业种植惠民政策,为各种植户多方争取项目资金,鼓励种植主体扩大规模、集中连片种植,为农业产业单品、上规、增产创造条件。积极上报一批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西山瑶族乡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工程21个,硬化道路、产业路里程8.153公里,路基修复9个,新建桥梁1座,在为种植户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的同时降低种植风险和种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