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桂林城,漓江碧波荡漾,象鼻山静卧如画。在这座以山水甲天下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场以文博资源为媒、非遗技艺为笔的廉洁文化建设创新实践正在悄然展开。驻市文广旅局纪检监察组干部深入桂林博物馆、图书馆、市非遗传承中心等文化阵地,通过“文化寻廉”“技艺铸廉”“文化传廉”三联动,让廉洁文化如春雨般浸润人心。
“这件明崇祯青花‘一路清廉’(婴戏)图梅瓶图案中小童手持莲花或莲叶,表明了‘一路清廉’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在桂林博物馆,纪检监察干部与文物专家开展座谈研讨,从千余件馆藏文物中梳理廉洁元素。通过建立“文物+廉洁”解读机制,将桂海碑林博物馆《龙图梅公瘴说》碑刻、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红色文物等纳入廉洁教育素材库,让沉默的文物“开口说话”。
桂林图书馆的展陈室内,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参观融合廉洁图样的古籍函套,在自助终端机上体验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图书馆内所有涉及廉政内容的书籍整理成电子资源包,为全市党员干部提供“掌上资源库”。正如图书馆馆长所说“我们既要守护好文物本体的安全,更要挖掘好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
为确保廉洁文化建设常态长效,驻市文广旅局纪检监察组探索尝试“文博单位+纪检监察”联动机制,一是与“清廉桂林”建设工作联动起来,不定期召开廉洁文化资源挖掘会;二是督促市文广旅局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打造入脑入心的廉政文艺作品,将优秀的廉政思想宣传出去,让廉洁文化可感知、可传承。
廉洁文化建设应当像漓江水那样绵绵不绝,通过将廉洁元素融入城市文脉,千年古城才会焕发出“以文化人、以廉润心”的崭新气象,为新时代清廉建设提供鲜活的“桂林样本”。当夜幕降临,桂剧《江姐》的曲调在剧场中唱响,廉洁诗词在山水间流转。这方浸润着历史文脉与时代新风的热土,正以文化为笔、廉洁为墨,书写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