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市纪委监委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精准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做实做细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探索构建办案、治理、监督、教育完整闭环,一体推进“三不腐”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把脉会诊查“病灶”,做到“有的放矢”。点准痛处,才能改到实处。用好与案件查办同步谋划、与涉案问题同步分析、与部门联动同步研判“三同步”工作法,立案之初即启动以案促改促治工作,组建专班驻点案发单位,既梳理分析被查对象思想滑坡、贪欲滋长、用权任性等原因,又深入查找责任“缺位”、制度“缺失”、监管“失灵”等问题,切实弄清问题发生的制度根源、关键症结。
靶向施治开“良方”,避免“为发而发”。纪检监察建议既“要”在精准,也“难”在精准。严把制发关做到精准。严格按照《执纪执法日常类文书格式》《纪检监察建议工作办法》格式,起草撰写建议书,确保文书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深挖根源做到精准。聚焦案发单位(部门)思想教育、权力运行、内控制度、干部管理等薄弱环节,深入分析、提出意见建议。集体研究做到精准。由分(协)管委领导牵头,纪检监察室、案发单位、派驻机构、专案组、工作专班等相关人员参加,在建议书下发前,至少组织2轮次集体讨论、会商,确保提出的问题切中要害、点准痛处,提出的建议可行、易操作。
持续跟踪督“质效”,防止“一发了之”。 会议监督压实政治责任。联系分(协)管委领导带队到案发单位召开工作会议,宣布处分决定、提送建议书,要求细化“四清单一台账”(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成果清单、整改台账)制定整改工作方案,确保建议书“掷地有声”。台账管理推动过程落实。按照“谁制发谁负责谁监督”原则,纪检监察室安排专人跟进整改进度和质效,每月更新、上报整改台账目录,每季度现场检查,直至整改验收完毕,既让案发单位明确“改”的方向,也感到“督”的压力。“回头看”确保质效提升。结合年度案件质量专项检查和案件质量问题整改“回头看”,听取被建议单位意见建议,对部分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从不同侧面检视纪检监察建议工作质效。(作者系荔浦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蓝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