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没法去大厅办理不动产权转移登记,没想到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忙,真是暖到了心窝里!”近日,居住在桂林铁合金总厂宿舍的陈阿姨看着手中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连连为灵川县纪委监委牵头推动的便民服务点赞。
政务服务的温度,关乎群众的幸福感。灵川县纪委监委在开展政务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始终把群众诉求作为监督“风向标”,充分依托“监督一点通”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其间,部分群众反映,因年老体弱、身患疾病等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到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产权证书,而政务窗口以“需本人到场”为由未予协调解决,导致问题长期悬置。
收到相关问题反映后,灵川县纪委监委立即启动专项监督,第一时间梳理汇总群众诉求,精准锁定问题症结。为压实整改责任,县纪委监委对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县政务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开展约谈提醒4人次,制发工作提示函2份,明确整改要求、时限和责任,督促职能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动破解服务难题。
为确保问题整改落地见效,灵川县纪委监委强化“组局”联动机制,牵头组织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县政务服务中心召开专题研判会,围绕特殊群体办证难问题共同分析原因、研究解决方案。
在监督推动下,职能部门聚焦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需求,专门制定帮办、代办、上门办等“零距离”便民服务举措,并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让群众全面知晓、便捷享受服务。同时,组建专项机动工作队,每组配备2名业务骨干,根据群众申请精准对接需求,提供上门收件、材料核对、协助填表等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真正把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今年以来,灵川县通过“零距离”便民服务模式,已累计出动工作人员10人次,成功为5名特殊群体群众解决不动产权证书办理难题,用实际行动解决了特殊群体“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