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摆酒席只比谁家排场大,比谁随的礼金多。现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被写进村规民约,再也不用为‘人情债’发愁了!”谈及推进移风易俗后的村里新变化,家住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新建村的村民毛大叔赞不绝口。据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新规实施后平均每场酒席花费下降30%,有效刹住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近年来,桂林市七星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净化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的关键点,立足职责定位,以“监督的再监督”压实各方责任,狠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歪风,推动文明新风涤荡旧俗陋习。
该区纪委监委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和协作片区工作机制优势,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整合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各乡(街道、经济区)纪(工)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监督力量,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座谈、下沉走访等方式,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在监督的推动下,该区及时制发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区、乡(街道、经济区)、村、组”四级网格包保制度,实行网格化包保管理,发动群众商定将“除陋习树新风、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该区19个村委会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四会”组织,实现村“一约四会”全覆盖,有效遏制滥办酒席、低俗婚闹、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
“诚实守信、开明勤俭,低调做事,踏实做人……”走进朝阳乡西南村,悬挂在家家户户门口的家风家训标识牌,弘扬文明新风的公益广告等,吸引着行人驻足观摩学习,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塑形”又“铸魂”。该区纪委监委把移风易俗宣传教育融入廉洁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将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崇廉尚德等内容和家风家教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晒亮家规家训、家风指数评比、举办集体婚礼等活动,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该区朝阳乡西南村深入挖掘“忠孝仁义”的好家风文化,提炼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新家训家规,通过家家户户亮家规晒家训,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华侨旅游经济区竹江村依托广场、村间巷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图画等形式,打造一批廉洁文化走廊、廉洁清风墙,营造文明健康的乡村氛围。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还成立专项督查组,走访辖区内部分乡(街道)、村组,深入一线摸排,精准把脉“痛点”,梳理“高价彩礼、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多类突出问题,建立《移风易俗负面清单》,同时联合相关单位召开村民议事会,收集意见建议,对发现党员干部违规参与大操大办等问题线索,坚持快查快办,并及时公开曝光,以“一线工作法”推动不良风气换新颜。今年以来,该区共开展专项监督检查4轮,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1个,有效遏制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桂林市七星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