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甘甜清水润民心

作者:曹丽萍 秦惠鲸竹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摘要:晨光熹微,灵川县大境瑶族乡永同村委山岔岭村,73岁的李桂芬老人在灶台上接了水,准备做当地特色的“糯团饭”。

  晨光熹微,灵川县大境瑶族乡永同村委山岔岭村,73岁的李桂芬老人在灶台上接了水,准备做当地特色的“糯团饭”。“现在水龙头一拧就有干净的水,方便了许多。”面对前来回访的该乡纪委书记,李桂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此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村内仅有一处简陋的蓄水池,全村人都靠蓄水池供水。每逢雨季,池水就会变得浑浊不清。由于蓄水池缺乏水质净化和消毒设备,水龙头流出来的水都是浑浊的,还有异味,自来水的品质堪忧,难以满足村民们的用水需求。”该乡纪委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一线开展走访监督时,收到群众反映。工作人员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并跟群众做进一步沟通了解。

  农村供水事关民生福祉,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随后,该乡纪委迅速行动,立即成立核查组前往永同村委山岔岭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所在地进行实地查看,发现该村蓄水池因年代久远,蓄水池的水确实比较浑浊,且水池底部含有沉积物。水池周边未配备消毒设备。

  “人饮项目本是惠民工程,怎么成了群众的揪心事?”带着这些疑问,核查组决定到永同村委进一步了解情况。

  “群众强烈反映‘雨天水质浑浊’和‘时不时断水停水’等问题,村委对此情况了解吗?”核查组工作人员开门见山地问道。

  “由于资金紧张,原来的蓄水池一直没有扩容,同时水池也没有配备必要的水处理与消毒设施,我们也在头疼这件事!”村委干部回答道。

  了解情况后,该乡纪委立刻将群众急难愁盼的饮水难题,向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反馈,并督促其压紧压实监管责任,找出问题的症结并采取措施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该乡纪委的监督推动下,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迅速组织专业团队,对该村水池项目展开实地勘查。经分析评估,认为该水池符合农村饮水安全改建项目要求。随后,该中心主动下沉,经过一个月申报项目、报方案、资料审核等准备工作,截至目前,该饮水工程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总投资3.075万元,其中财政奖补3万元,自筹资金0.075万元。

  在项目建设与推进过程中,该乡纪委联合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通过现场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聚焦项目建设实施、管道铺设、饮水安全应急保障等关键环节持续跟进监督。同时,将资金使用情况、筹资筹劳的详细数量、奖补金额等关键信息,纳入村务财务公开的范畴,并及时向村民公布。

  历时一个半月,该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蓄水池在原有基础上,新建水池15立方米,新增水处理设备和消毒设施,铺设连接水管400米,彻底解决了群众“用水难”的问题。(桂林市纪委监委)

七星区:监督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新风正气
最后一页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