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莫让权力成敛财工具

作者:潘攀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摘要: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防治任性用权、独断专行,关键在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近日,自治区纪委监委宣传部、自治区党风廉政教育中心精心摄制的三集电视专题片《清廉建设 勇毅前行》开播,分为《高压惩治腐败》《深化专项整治》《风腐同查同治》三集,选取9个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作为“活教材”,在生动讲述我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的同时,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通过电视专题片,我们清晰地看到,贵港市委原书记李新元把权力当作敛财工具,从开始的只敢接受小额红包,到自己主动要求对方提供几千几万的好处费只用了几个月,之后更是多次在大型土地开发项目上动手脚。经查,他自2003年起,在任职期间疯狂敛财1.7亿,最终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同样也是“片中人”的资源县委原书记韦绍艺,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其在未经县委班子会议研究讨论的情况下,大搞“一言堂”,“拍脑袋”决定出资1000余万元在资源县实施600亩有机蔬菜大棚扶贫项目。由于不顾实际、缺乏科学论证仓促上马,项目实施存在违规招投标、偷工减料等问题,有200余亩蔬菜大棚建成后因坍塌不能使用,部分建成后空置,很多大棚内杂草丛生,致使项目资金大量浪费,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群众反映特别强烈。

  李新元、韦绍艺等违纪违法案件的背后,折射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身上仍然存在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他们被欲望控制,把权力作为享受的阶梯和牟利的工具,背离初心使命,将纪律规矩抛在脑后,以权谋私、沉迷享乐、过度追求物质,导致由风及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进而底线失守、身陷囹圄。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致病之源。”权力是腐败的“致病源”,也是“围猎”的着力点。电视专题片中一幕幕镜头、一声声忏悔,表明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肆意膨胀,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敛财工具,大搞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项目“一手抓”,违规用权,霸道行权,以权谋私,大搞利益输送,最终走上自毁路。这些典型案例也反复敲响廉政警钟,告诫我们权力无论大小,都可能被滥用,极易催生腐败,权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灯下黑”,越需要制约和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更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廉洁意识,正确对待地位、名利、权力,坚决摈弃当官发财、发财当官的想法,既不可一味规避党纪法规约束、寻找制度法律的漏洞,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违背党纪法规,必须时刻筑牢法纪“防火墙”、紧绷廉洁“高压线”。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防治任性用权、独断专行,关键在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各级党委要把履行主体责任作为加强党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责任扛在肩上,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提醒警示,督促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专责监督,贯通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在督促“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充分履行职责的同时,推动同级党委“一把手”加强对下级党委“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严防“一把手”变成“一霸手”、“领头羊”沦为“害群马”,确保权力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桂林市纪委监委)

周家斌:推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取得新突破
让“辣味”成为民主生活会的常态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